-
裴石民
紫砂七老藝人之一 -
裴石民(1892-1976),原名裴云慶,又名裴德銘。宜興蜀山人。著名紫砂藝 人。早年習(xí)藝,藝成后擅制仿古紫砂器,頗負(fù)盛名。善制水丞、杯盤、爐鼎等器,造型典雅別致,具有青銅器敦厚穩(wěn)重之特點,尤擅仿真果品。有“陳鳴遠第二”之美譽。在紫砂藝苑中獨樹一幟,為紫砂歷史上求新求變,求精求妙,精而少,少而妙,不可多得的能工巧匠之一。
-
榮譽頭銜:
有“陳鳴遠第二”之美譽
善制水丞、杯盤、爐鼎等器
名家介紹
裴石民(1892—1976),原名裴云慶,又名裴德銘。宜興蜀山人。著名紫砂藝 人。早年習(xí)藝,藝成后擅制仿古紫砂器,頗負(fù)盛名。善制水丞、杯盤、爐鼎等器,造型典雅別致,具有青銅器敦厚穩(wěn)重之特點,尤擅仿真果品。有“陳鳴遠第二”之美譽。
成熟期間精品之作,以中小件為主,以古器作借鑒,以超凡的構(gòu)思,能放能收,簡繁勻稱,既能作典雅脫俗的光素茗壺,又能作千姿百態(tài)之花貨茶具,風(fēng)格清秀不俗,技藝精湛嚴(yán)謹(jǐn),在紫砂藝苑中獨樹一幟,為紫砂歷史上求新求變,求精求妙,精而少,少而妙,不可多得的能工巧匠之一。
裴石民,1892年出生于宜興蜀山一個普通的豆腐作坊業(yè)主家庭。石民小時候叫云慶,至七歲念私塾時,由私塾先生改名“德銘”。德銘十五歲時(1907年),即以“學(xué)門手藝不吃虧”和“學(xué)門手藝立家業(yè)”為出發(fā)點,拜當(dāng)時制壺界有一定聲譽的好手,自己的姐夫清末民初制壺好手江祖臣為師,學(xué)制紫砂壺藝。
后來改名為石民,意愿和紫砂(石器)打一輩子交道,也如他自己所解釋的“改名石民,那是為了與紫砂工藝更相符一些的緣故?!迸崾襁@段機緣,使他開闊了視野,或仿古壺、古尊、古鼎、古瓶、古盆,或仿像生類瓜果菜蔬,他都是“心有靈犀一點通”,形象逼真,形態(tài)各異。
至二十年代初,裴石民嶄露頭角,聲名傳播,并開始與宜興的名人雅士交流切磋,特別是和儲南強、潘雅亮等結(jié)為知己,談壺論藝。在滬上仿古董的活計也多了,時間也長了,仿的品種各式各樣。而仿的最多的,是陳鳴遠的像生類作品,當(dāng)時江祖臣在上海所仿的瓜果系列、百果系列,從來不著色,一概素色。且百果系列中,比較嚴(yán)謹(jǐn)端正,從來沒有歪嘴咧口的。而裴石民不像他的師傅,他用色十分豐富,鳥菱黑得發(fā)亮,荸薺紅黃鑲嵌,荸薺上的黃毛黑瓣。煞是逼真。特別是花生,半開半合,猶如自然爆開的一樣。
裴石民一生清高,從不諂媚,傲骨處處顯精神。他至二十代成名之日起,以“陳鳴遠第二”盛名遠揚,力求新、變、異,力求精、妙、神,每種款式至多只制五、六件,少則一至二件,以高雅大方、清秀不俗,形態(tài)各異、款式新穎的風(fēng)格而在紫砂藝苑別樹一幟。他對其泥色選 配之獨到,既能作典雅古樸之光貨,又能作千姿百態(tài)之花貨,既可作古趣盎然之仿古品,又能作形態(tài)逼真、栩栩如生的瓜果動物,其求新求變求精求妙之精神頗能啟迪后人,發(fā)揚光大。裴石民于1968年中風(fēng)癱瘓,病愈后雖能走動,卻大為不便。但仍經(jīng)常步行至廠,關(guān)心指點后一代藝人。中風(fēng)后再無作品面世,至1976年逝世,享年84歲。
相關(guān)作品
-
- 裴石民制供春壺
-
收藏 咨詢
-
- 裴石民制竹節(jié)筆筒壺
-
收藏 咨詢
-
- (非賣品)裴石民制紫砂蓮子壺
-
收藏 咨詢
-
- 裴石民制牛蓋紫砂壺
-
收藏 咨詢
-
- 裴石民制《柿花壺》
-
收藏 咨詢
-
- 裴石民制《德泰壺》
-
收藏 咨詢
-
- 裴石民制《雙圈三腳鼎壺》
-
收藏 咨詢
-
- 裴石民制《牛蓋蓮子壺》
-
收藏 咨詢
-
- 裴石民制《大供春壺》
-
收藏 咨詢
-
- 裴石民制《松段壺》
-
收藏 咨詢
-
- 裴石民制《牛蓋蓮子壺》
-
收藏 咨詢
-
- 民國裴石民制汲直壺
-
收藏 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