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永寬,1972年5月生于宜興,2016年高工,先后得到蔣琰濱、陳宏林的指導,長于書法,造型能力亦強??汤L偏于工穩(wěn)一路。書法于隸、篆二體用功最深,作品深沉雄渾,骨力堅挺。多件作品參加國內專業(yè)展評屢獲大獎,并載入各類紫砂專業(yè)典籍。
井欄壺是一款傳統(tǒng)的經(jīng)典器型,“井欄壺”,顧名思義其造型如“井欄”而得名。井欄,井之護欄,亦名井床、井干。古時井多置井欄。吳永寬老師制作的井欄壺以種壺溫文爾雅氣韻,又透露出一種瀟灑、古樸的味道。
原礦段泥制作而成的井欄壺,色澤暗沉,褐色中泛一點點黃色,看不到任何砂粒,用手撫摸,粗糙但既不光滑也不刮手,柔度適中。造型簡潔,身若井欄,嵌蓋平緩合體,高柱鈕與壺身統(tǒng)一,一彎嘴曲而微妙。把圈大,外扁平,里圓潤,底圓而大。其造型為最早的流線型設計,端把傾注觸覺舒適,屬“曼生壺”式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
此刻壺身刻繪別出新裁,將刻字圍繞壺底而成,奪人眼球,壺的背面老翁與孩童閑談,其形態(tài)刻繪極為逼真,如此一把精致好壺可不管是自用還是饋贈皆適宜。
黃龍山的段泥是蘊藏量最少、品種最多的共生礦,從山表層至縱深幾百米都能見到段泥,山表層色彩較多,礦層較薄,向下開采礦層較厚,但品種單一。
段泥是與其他礦物混搭在一起的礦物,燒成以米黃色為主色調,其中有青褐色、駝灰、棕黃色、金黃色、青灰色等,色彩繁多,古稱段泥魚籽泥、梨皮泥,燒成溫度較高,砂色純正,顆粒密布,制作燒成成品穩(wěn)定性較佳。
段泥材質窯溫帶寬,礦料砂質感極強,顆粒豐盛,色澤豐凝,肌理層次感強,厚重古樸,胎骨堅質。不同的段泥類礦料、不同的窯火控制能產(chǎn)生許多顏色。
段泥的礦物質成分,石英含量較高,成陶的收縮率在8%~15%,成品率穩(wěn)定性高。大部分段泥是呈現(xiàn)粉質狀的,礦料中黏土相對少,燒制作品砂質感強,質地堅硬,又稱石骨泥。
段泥類成陶后的吸水率適中,粗砂粒段泥類制陶更具透氣性,在傳世的作品當中,有古銅、棕黃、褐色、豆青。
而新中國成立后,從黃龍山淺表層到縱深幾百米的開采,發(fā)現(xiàn)的段泥類品種達幾十種之多,在一代代練泥師傅和礦料研究學者的探索下,從單元礦的泥跟泥的不同的配制,更讓黃龍山的段泥色彩燦爛奪目,使珍貴稀少的段泥礦料得到更廣泛的利用,使段泥美色得到淋漓盡致的發(fā)揮,它的五彩之美深受當代玩壺藏家的追捧。
開戶行及網(wǎng)點 | 戶名 | 賬號 |
---|---|---|
上海市農(nóng)村商業(yè)銀行亭林支行 | 上海淘壺人實業(yè)有限公司 | 32784708010558942 |
上海店 | 上海市閔行區(qū)北松公路58號淘壺人紫砂藝術館 | 電話:18501662999 |
宜興店 | 宜興市丁蜀鎮(zhèn)陶瓷城F區(qū)12號樓1148 | 電話:1850167166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