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新橋壺是顧景舟上世紀六十年代為大生產(chǎn)打樣創(chuàng)制而成的經(jīng)典器型,后成為一代經(jīng)典之作。壺蓋上的橋形鈕正如水波蕩漾中的一座小橋,“上新橋壺”或由此得名。
皎然的《詩儀》中說:“夫境象非一,虛實難明?!边@話有兩層意思:其一,“境”與“象”概念不同,“境”是“虛”,“象”是“實”;其二,雖有虛實之別,但融合在一起,很難分清。我想顧景舟的上新橋就達到了境象難明,形意不分的境界。
上新橋紫砂壺圖片
壺身呈扁圓形,折腹圈足。曲流,環(huán)狀柄,柄上有方寸之地可安放拇指,見匠心獨運。壓蓋式,橋形鈕,蓋部及肩部均以凹線分割空間,自上而下觀之,有“一環(huán)扣一環(huán)”之感。稍加想象,圓扁腹身。肩上帶一環(huán),蓋口一環(huán),蓋中間再一環(huán),如水波蕩漾,上有橋形鈕立于其中。橋形鈕讓人不能不聯(lián)想到江南的小石板橋,此壺線條處理得圓潤通融。環(huán)形把手上塑一平背與蓋鈕呼應,又似一葉過橋小舟,寧靜的小河泛起圈圈漣漪,一葉扁舟唉乃著劃向石橋,這簡直就是一幅意境雋永的江南水鄉(xiāng)圖。波紋、橋鈕、舟形飛扣巧妙而簡練地組合起來并形成一種“氣韻生動”的審美效果,亦利于提握。此壺精巧絕倫,達到了紫砂壺造型上"形"與"意"的精美結合。
顧景舟 上新橋紫砂壺圖片
本件作品蓋款“景舟”為顧氏早期用印,底款“中國宜興”其時代風貌特征明顯,堪稱“上新橋壺”之鼻祖。此壺以上好紅棕泥制成,色澤瑩潤,光彩照人,歷經(jīng)近半個世紀而保存完好。
可以看出顧大師的匠心獨運是建立在對中國傳統(tǒng)藝術境界的深刻領悟之上的,也難怪有人說他是中國最有文人情懷的紫砂大師。他借助經(jīng)過提煉、簡化的形,寫意地表現(xiàn)了水鄉(xiāng)的神韻和意趣,這極像中國水墨山水畫帶給人的簡淡玄遠的藝術享受。
儲立強 上新橋紫砂壺圖片
采用了原礦底槽清制作而成,壺容量為560cc,壺身呈扁圓形,折肩圈足,曲流環(huán)狀柄,壓蓋式,橋型鈕;此壺造型端莊、秀美、新穎脫俗,在柄的環(huán)狀之上稍加改動即可安放拇指,又與壺蓋鈕相呼應, 真可謂匠心獨運、設計巧妙;蓋與肩部均以凹線、階狀分割空間,自上而下視之,有一環(huán)扣一環(huán)水波蕩漾之感;壺蓋上的鈕正像一座小橋矗立于湖水之中,上新橋壺或由此而得名。
此款作品非常獨特,設計理念變化多端,內(nèi)壁章『儲立強制』,底款印章『儲立強制』,作品特色在整體造型古樸典雅,形器雄健嚴謹,線條流暢和諧。
徐聰 上新橋紫砂壺
此款上新橋壺壺蓋上的橋形鈕正如水波蕩漾中的一座小橋,“上新橋壺”或由此得名。壺身呈扁圓形,折腹圈足。曲流,環(huán)狀柄,柄上有方寸之地可安放拇指,見匠心獨運。壓蓋式,橋形鈕,蓋部及肩部均以凹線分割空間,自上而下觀之,有“一環(huán)扣一環(huán)”之感,如水波蕩漾,上有橋形鈕立于其中。
此壺將傳統(tǒng)工筆畫的意境與紫砂裝飾融為一體,氣韻流暢自然,精氣神婉約蘊藉,值得細細把玩體會!
王云云 上新橋紫砂壺
此款上新橋壺仿效顧景舟大師作品。圓扁腹身,云肩成環(huán),壺蓋口與壺蓋中央各自成環(huán),三環(huán)相應,如水波蕩漾。壺鈕如橋,環(huán)形把上的平背與壺鈕呼應,也便于提握。原礦紫泥,端莊沉穩(wěn)。